河北法制网记者 吴艳丽
自部队转业至法院从事审判工作20年来,他共审结案件2300余件,没有一件错误、瑕疵案件及超审限案件,并带领所在人民法庭在民事案件审判质效方面积极探索,成为全院民事审判质效的一面旗帜。他,就是滦州市人民法院茨榆坨法庭“60后”庭长赵顺富。
“宁可自己累十分,不让当事人等一分”
(资料图片)
“说实话,基层法庭的工作确实挺辛苦的,每天接待各种各样的人,审理形形色色的案子,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我无怨无悔。”虽然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但已经扎根基层法庭整整23个年头的赵顺富仍然坚守在工作一线。
“我们庭管辖的地域人口、厂矿企业较多,每年除诉前调解100多件案件外,诉讼案件立审有200多件,今年初到5月底就已新立案件166件,已结144件。”茨榆坨法庭只有赵顺富一名员额法官,为了提高办案效率,他总是提前阅卷,按照案件的难易程度制定详细的庭审方案。案情简单的案件,一天可以安排上四五个庭审,案情复杂的案件及家事案件,只要一次庭审能解决的,绝不拖到第二次开庭。“为了提高办案效率,努力减少当事人的诉累,我为自己定下了这样一条工作准则:宁可自己累十分,不让当事人等一分。”
今年初刚刚审理的侯某诉魏某某离婚纠纷一案,上午庭审完已近中午12时了,但双方在子女抚养方面仍存在分歧。“庭审后我根据调解掌握的情况和庭审双方的陈述,认为双方就孩子的抚养问题并非达不成一致,可如果今天让他们回去,再次安排调解的话,一来双方在外地打工,来回一趟不容易,二来时间越长调解的难度越大。”就这样,庭审后赵顺富紧接着给双方做调解。双方都挺不好意思,说已到下班时间,让他先去吃饭。“我半开玩笑地说,今天孩子的抚养问题不解决,我就不吃饭了。”这样,又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调解,双方被我们的工作精神所感动,终于就孩子的抚养和抚养费的负担达成一致意见,调解结案。
赵顺富说,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一次性把案子了结,既减少当事人的诉累,也有助于成功调解。同时,对当事人在立案及调解等程序上的问题,他也争取一次讲清讲透,让当事人不跑路或少跑路。
“定分止争才是民事审判工作的最优解”
“基层法庭审理的多是离婚、抚养、赡养、继承为主的家事案件,这些看似琐碎的纠纷,却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案结事了、定分止争才是民事审判工作的最优解。”为此,赵顺富充分利用“冀时调”办案程序,争取把案件在诉前调解结案。利用该程序,他调解并执行到位案件500余件,既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又节约了诉讼资源。
2019年,在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中,赵顺富在文书送达与当事人接触过程中发现,引起赡养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先前在子女分家产时相互之间产生了一些误会。“只要将几个子女召集在一起,当面把话讲清楚,矛盾就有可能迎刃而解。”于是,他专门抽了半天时间,将几名当事人召集到村委会进行庭前调解。经过自己情、理、法的说教,加上村调解员的批评、劝导,几名子女深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纷纷表示一定按父母的要求履行赡养义务,并主动要求村“两委”给予监督。原告十分高兴,当场表示撤回起诉。
创新“网格微法庭” 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为更好地服务辖区百姓,茨榆坨法庭在赵顺富的带领下,主动融入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把事后诉讼变为事先预防,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赵顺富带领干警摸索出一条“一主两翼”的法庭发展路线,创新“网格微法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水平,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网格微法庭”依托村(居)党组织设立,法庭庭长及法官助理负责指导调解诉讼服务、法治宣传、协调联络、调解培训等工作,网格员及调解员参与所在网格的基层社会治理,主要负责对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全力推进实质化解。
诉前调解过程中,借助村(居)网格力量,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官之间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联动机制,及时排查、发现矛盾纠纷。诉讼过程中,法院受理的婚姻家事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案件,庭前可推送到“网格微法庭”,利用网格平台,委派社区调解员进行庭前调解,在源头上化解矛盾。庭审后,也可委托网格员或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可预约法官到现场指导调解或线上云调解。在此探索中,茨榆坨法庭2021年诉前案件调解成功71件,2022年诉前案件调解成功140件。